談到牙齒矯正,很多人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是不是太晚了?」其實,年齡確實會影響矯正的方式與效果。在青少年階段,因為骨骼和牙弓仍在發育,醫師會考慮如何利用這段「成長黃金期」來調整牙齒與咬合,讓療程更順利。相對來說,成年人骨架已經定型,牙齒移動的速度也比較慢,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達到想要的治療目標。此外,治療後的穩定性也會有所不同;青少年矯正後牙齒較容易固定下來,但需要持續追蹤生長對咬合的影響,而成人則需要更長期的維持器配戴來避免回彈。上述這些差異提醒我們,雖然矯正不限年齡,但不同時期的矯正確實有不同的挑戰與優勢。
青少年矯正:把握黃金期的優勢
由於青少年的骨骼及牙弓還在發育,顎骨具有部分可塑性,因此醫師不論是利用這段生長潛能簡化複雜的牙齒矯正,也會考慮是否早期介入治療,透過裝置引導改變顎骨的生長方向,去改善不理想的臉型發展、減少未來要做正顎手術的可能、或降低手術難度。而這個階段也因為新陳代謝快、牙齒移動速度較快,治療時間與成人相比能縮短許多,減少裝置對生活造成的影響。除此之外,及早改善排列不齊的牙齒,更有利於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,有助於牙齒健康的長期維護;若有因為咬合不正而導致的牙齒創傷或牙周問題,也能透過及早的處理,降低未來牙齒遭遇拔除的風險。至於在外貌上的改善,更是能在早期增添青少年的自信心。
成人矯正的挑戰
成年人則由於骨骼已經定型、顎骨可塑性差,因此牙齒移動較受到骨骼框架的限制,並容易出現牙齦萎縮、黑三角等問題,也可能需要合併拔牙或正顎手術以達成想要的療效或外觀改善;且由於牙齒移動的速度較慢,因此整體療程所需時間較長。若牙齒的牙周狀況不理想,也需要在治療計畫上做斟酌與妥協(若已有牙周病,則需治療後再矯正)。而矯正裝置造成的牙齒疼痛與嘴破不適,以及對職場形象影響的顧慮,都是成人矯正需要考量的。
我該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矯正的時機?
假如自身有矯正需求,仍建議先找尋醫師做專業的評估;每個人的口腔狀況、外觀及牙齒咬合都是獨一無二的,醫師需透過X光及一系列臨床檢查後,提供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。而無論年齡的大小,個人治療意願與日常配合度都是重要關鍵,畢竟矯正是一個長期的療程,若中途放棄或是不配合醫囑,都難以將治療目標走至最後。
因此回歸最初的問題:「現在開始做矯正是不是太晚了?」即使不在成長黃金期,也並不代表不能做,只要條件評估後可行,成人矯正同樣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蔡宛蓉醫師
「每一個笑容的背後,都有一段值得守護的故事。」
醫師介紹